下载APP 天气预报
周末雅乐会 活动回顾丨第190期 “筝”情真意——古筝赏析音乐会
时间:2019-09-24

    凉风习习,丹桂飘香。秋高气爽的日子里,周末雅乐会一如既往地邀请来宾共赏好音乐。

    2019年9月21日,周末雅乐会举办了“‘筝’情真意——古筝赏析音乐会” ,本次音乐会邀请了演奏经验丰富的刘沐蓉老师,为大家讲述古筝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。

    音乐会开场,一曲《渔舟唱晚》由伍樂筝团成员共同演绎,她们配合默契十足。音乐缓缓而起,时而如流水涟涟泛起微波,时而如水珠弹落叮咚清脆。伍樂筝团演奏者有不同的身份,有的是企业家,有的是家庭主妇,尽管生活中各有不同,但是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,即古筝文化传播者。

    古筝是一件伴随中国悠久文化,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老民族乐器。其实,古筝并不完全是古乐器,它是从最原始的形态慢慢改良成如今的模样。最初时,古筝并不叫古筝,其名曰“瑟”,于是有了古诗“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”的千古绝唱。古筝的弦一开始也并没有这么多,只是后来为了能有更好的声音才被改良成至今的模样。

    刘沐蓉老师还谈到,弹古筝讲究仪式感,人与琴之间需要保持一定距离,坐姿也很讲究礼仪,仅坐凳子的三分之一,这在中医角度来说也是有益健康的。

    古筝还与现代的瑜伽运动相似,弹琴姿势从肩膀、手臂、目视方向等等方面也有一定要求。长期以往,对于人的体态塑造有很大的影响。因此,擅长弹奏乐器的人身姿大都优美,不得不赞赏民乐对人的熏陶与塑造。

    古筝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(分瑟为筝),唐宋时有弦十三根,后增至十六根、十八弦、二十一弦等。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,越靠近演奏者的弦则越细,声音也越高。古筝和钢琴一样,都有两种颜色的弦,用以区分音阶。

    刘老师还说到一个概念:以声带韵,左手有按、滑、揉、颤调整音高,完善旋律,右手协助增添音韵。刘老师亲自示范了左右手搭配弹奏和单独使用左手弹奏的区别。不同的技巧,能演奏出不同的情感表达,喜怒哀乐、爱恨情仇,没有纯熟的技巧又怎么表达出来。

    中国古典名曲中最有名的莫过于《高山流水》,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。而古筝演奏的《高山流水》也有流派之分,现今大家听到最多的应该是浙江派的版本。

    现场恰好有一位来宾熟知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,所以,刘老师让这位来宾给大家讲述了这个在先秦时期关于知音的故事。“高山流水”典故最早见于《列子·汤问》。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,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、相知可贵、知音难觅、痛失知音、闲适情趣等典义。

    高山流水,知音难觅。既然聊起了这首曲子,怎么能不在现场给大家演绎一段呢!刘老师邀请了自己学生上台为大家演奏的《高山流水》,轻重和缓,如水从高山上流下,绵延流长,清脆悠扬,婉转动听。

    一曲意犹未尽,接着,一首经典的影视插曲《女儿情》,开头引子犹如古时候的大家闺秀翩然出阁,而后温婉优雅地缓缓诉说衷肠,千言万语化作琴弦,丝丝入扣,流淌在心间。

    音乐就是有如此的魅力,能在人们郁结于心的时候,将低迷的情绪化解开来。

    随后,一曲《琵琶语》在古筝的演奏下,“低眉信手续续弹,说尽心中无限事”的千丝万缕徐徐而来,一弦一音,就像这首古诗一样,似在诉说淡淡的忧愁哀伤。

    弦乐演奏,必须依靠手的灵活运用,才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。因此,老师为了检验大家的手指灵活性,就在现场与大家进行了互动。大家一起动动手指,真是一次有趣又有益的小游戏。

    接着,老师特意邀请五位没有接触过古筝的来宾上台,用3分钟的时间教会他们弹奏一小段《笑傲江湖》。时限到后,五位来宾共同弹奏了这一小段乐章,大家弹奏的音律都很准确,并且获得了现场来宾的热烈掌声,相信这种亲身体验对来宾而言应该是非常难得的。

    活动接近尾声,五位演奏老师共同演奏了一曲《我和我的祖国》,以祝贺新中国成立70周年。歌词展现在屏幕上,现场来宾伴随着古筝演奏,共同演唱这首歌,献给最亲爱的祖国。

    古筝文化的旅程暂告一段落,未来,还有更多的古韵音律等待大家共同欣赏品鉴,敬请期待下一次的周末雅乐会。